中通与济南公交合作-由尝试到一发不可收
从1971年到2011年,中通客车已经有了40年的造车经验。40年来,中通客车发生了哪些变化,研发实力和产品品质有了哪些提升?在与中通客车发生业务关系的各环节中,公交公司的意见最有说服力。
针对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济南公交集团副总经理石绍腾。
尝试
在客车行业,产地销和销地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中通客车地处山东聊城,距离济南只有1个小时车程。按理说,济南公交应该是比较早就使用聊城客车,事实并非如此。
石绍腾告诉记者,双方的合作始于1998年前后,当时的合作源于一次人事变动。同为山东省的国有企业,济南公交的负责人被调任中通客车担任主要领导。基于这种原因,济南公交使用了第一批中通客车。
当时中通客车已经从1992年的顶峰进入体制改革的阶段,更重要的是,中通客车以生产公路和旅游客车起家,当时对公交车的研发刚刚起步,开发经验不足。虽然同为客车,但公交车和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的使用环境有很大差别。第一批车投入运营后,运行情况并不好。时任车队队长的石绍腾对这批车印象深刻。随后,双方在公交车上的合作陷入停顿,只采购了部分旅游车。这一停,就是近7年。
战略合作
随着中通客车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和研发的针对性,下大力气研究公交车的使用路况,使公交车的性能有了很大提升,产品系列也逐步完善,服务也更加周到。
2005年,济南公交举行公开招标。中通公交车凭借良好的性能以及在保养维修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获得78辆空调车的订单。中通客车的变化,让客户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从此,双方进入全面战略合作阶段。“我们的合作一发不可收拾。”石绍腾说。目前济南公交旗下有金旅、青年、金龙、黄海、安凯、福田等品牌,车辆超过4000辆,其中中通客车有1000多辆,是主要品牌。
如今,2005年采购的这批公交车仍然在运行,只是为了迎接济南全运会的召开,将原来的国Ⅱ发动机更换为国Ⅲ发动机。
在石绍腾看来,中通客车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它紧紧跟随国家政策,适时推出了相应产品,并且有一定的前瞻性、不断创新。如在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上,推出BRT客车,后来又加大对天然气客车和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力度并积极推广。在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积极研发节能客车。他还了解了中通节能客车在天津的运行情况,并且对那批车比同线路其他车节油10%的数字印象深刻。2009年,为迎接全运会,济南公交采购了200辆新能源车,其中180辆是中通客车。如今这批车运行情况良好,配装自动变速器的12米客车比普通车辆节能28%,故障率也比较低。在国家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下,中通客车积极与济南公交合作,开发车联网技术。此外,中通客车还积极推广品牌,赞助北京奥运会,并为2009济南全运会提供会务用车。
携手开创未来
“中通客车最近几年,为济南市的公共交通建设、百姓的出行作出了很大贡献,提供了很好的交通工具。我认为,中通客车的进步,得益于他们对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的高度重视,从前任李海平总经理到现任孙庆民总经理,都积极采纳用户的建议,及时整改。作为合作伙伴,我希望看到中通客车的兴旺发展。”石绍腾说。
最近几年,“公交优先战略”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加大了对公交的重视,培育了很大的市场,也给中通客车带来机会,特别是节能和新能源客车,为中通客车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中通客车未来的发展,石绍腾提出三点意见。“首先,随着信息化科技水平的提升,希望中通客车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在产品创新上,加大研发力度。因为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其次,要在产品质量以及新产品研发上探索出符合自己发展的路,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多借鉴优秀企业的长处。再次,多和用户交流沟通,多听用户的意见,吸取其他企业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也要多向中通客车学习,了解用车知识,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