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胎业的“内忧外患”
用“内忧外患”来形容眼下中国轮胎行业最合适不过。出口量曾占总产量40%以上的中国轮胎业,自遭遇“特保案”后,出口遭受重创。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目前最新对外透露的数据,中国轮胎的出口比“特保案”发生前下降70%-80%。
这似乎是意料中的数字。早在裁决之前,中美双方代表在有关听证会上均表示过,若税率高至25%以上,意味着中国出口轮胎将失去美国市场。据行业人士表示,“特保案”后国内一些轮胎企业都在通过扩大内需降低出口减少造成的损失。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中国轮胎行业正在面临轮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据媒体新近的报道,轮胎行业原材料在过去四个月中暴涨接近40%。卡车胎及工程机械轮胎生产企业成为最大受害者之一。
据行业最新统计,2009年第四季度,国内轮胎企业的利润环比大幅下降,部分企业税前利润环比跌幅超过20%。目前,轮胎业利润的跌势仍在延续。
有多家厂商承认,成本上涨已吞食大部分利润甚至全部利润。因为原材料价格暴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飙升,但企业却不能通过提价来全面消化这种成本的压力。
轮胎行业可谓背腹受敌。有悲观者甚至认为,2010年轮胎业困境无法扭转。原因在于,轮胎出口企业寄希望于内需,一旦国内汽车需求出现反复,则轮胎需求将会下滑,同时也会被上下产业链挤压。此外,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拥有大量低价橡胶存货的企业将于第二季度陷入困境,因为库存消化以后只能用高价购入原料,届时企业的受挫面将进一步扩大。
短期看,中国轮胎应当展开自我救赎,无论是应对眼前还是应付未来。
固铂轮胎中国区总经理辜思历乐观地宣称,此次轮胎“特保案”是因祸得福。据其介绍,固铂轮胎通过调整出口和销售渠道,将特保案的影响最大程度减少。固铂总部虽在美国,但在欧洲亚洲均设有工厂。可以说,正是因为固铂相对健全的全球网络分布,其产品销售可以得到及时调整,固铂仍可将整个产量合理地分配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固铂在昆山设有工厂,其所有的产品过去都是销往北美的。轮胎特保案后,固铂将一部分的产品销到欧洲。此外,还积极推出环保油项目来面向欧洲市场。
长期而言,困境之下的中国轮胎业内部结构亟需调整。
关于提高轮胎行业的准入门槛的声音渐起。据媒体1月底的报道,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有关人士透露,《轮胎行业准入条件(讨论稿)》早已下发到业内有关机构和企业,讨论稿也一直在修改,随后将会上报至工信部。
有关部门表示,《准入条件》的推出,将会促进行业结构的调整和整合,从而抑制产能过剩的问题。据中橡协会会长范仁德的介绍,准入门槛除了在产能规模上进行要求之外,还会对鼓励和限制发展的产品品种作出要求。
目前《准入条件(讨论稿)》的内容主要包含项目建设、产品召回、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同时,中橡协已建议各级政府支持批准节能环保项目,近期不再批准低水平的轮胎产品重复建设项目。
不少业内人士已经预见,随着《准入条件》的推行,轮胎行业或许在五年内进行新一轮的洗牌。入门红线的划定,同时推动轮胎生产商向大型化发展。
诚如一位专家所言,中国轮胎业庞大却不强悍,准入门槛的设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虚胖”,从而改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