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争夺中国客车总线市场第一桶金

2007-05-21 08:42来源:陈静仪

  编者按:CAN总线、空气悬挂、全承载式车身、自动变速器……伴随着一项项新技术的应用及逐步推广,中国客车技术升级的脚步越来越快。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型客车年销售收入的增幅已经高于产销量的增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客车技术含量的增加。那么,在各项新技术中,哪些技术更适合我国客车市场的现实需要?它们的应用前景如何?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客车技术发展新趋势”系列报道,为读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今年“五·一”前夕,陈振华得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北京公交招标采购2800辆客车,全部指定使用我们的CAN总线。”这位威帝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兴奋地对记者说。

  2800辆客车全部采用威帝CAN总线。这个数字不算大,却可以使威帝在国产客车CAN总线市场的累计份额达到90%左右,而先行者西门子的市场份额只有不足10%。不过,对陈振华来说,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2003年9月,陈振华来到比利时科特赖克小镇。他不是来游玩的,而是想从正在举办的世界客车博览会上寻找到商机。

  转了一圈,陈振华被一个叫CAN总线的新生事物吸引住了。这种以前很少听说的技术,怎么一下子出现在几乎所有参展客车上?陈振华兴趣盎然地向欧洲人请教。原来,CAN总线刚开始在欧洲客车上流行,就被欧洲客车界奉为客车智能化控制的“定海神针”。

  从欧洲回来,陈振华就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投资CAN总线项目。这个决定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且不说技术攻关的难度,国内客车界很少有人知道CAN总线,又有谁会买单?

  从参加工作就与客车打交道的陈振华对客车市场有自己的理解:中国客车一直沿着欧洲技术路线发展,欧洲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他相信,CAN总线早晚会被中国客车市场接受。

  德国西门子公司也看到了这一点。2004年开始,西门子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国各大客车企业宣传、推广CAN总线技术,并帮助厦门金龙试装了一辆样车。就在西门子努力成为中国客车CAN总线市场第一位“掘金者”的时候,陈振华正带领他的团队,争分夺秒地研制开发CAN总线。

  陈振华告诉记者,当时最困难的是找到针对重载卡车和客车的美国J1939通信协议,翻译并吃透标准的精髓。“看到厚厚的原文时,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但凭着股韧劲,陈振华和他的伙伴们成功了。2005年,厦门金龙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CAN总线成为主推产品的一大技术亮点,供货商正是威帝。从此,中国客车不仅有了CAN总线,而且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我们要感谢西门子。”陈振华说,如果没有西门子的前期铺垫,威帝不会这么快被客车市场接受;如果没有西门子产品的对比,也显现不出威帝的优势。

  厦门金龙的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威帝CAN总线上市之前,西门子的产品不仅发货周期长,而且要先付款。威帝则不同,可以按用户的要求设计产品,价格却只有西门子的1/3。

  威帝的出现,使西门子产品的价格下降了近1/2。

  然而,陈振华并不满足,因为他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据他估计,到目前为止,我国使用CAN总线的客车累计不到1万辆,卡车更少。“汽车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用的电子控制单元也越多。如果不采用CAN总线技术,电线数量会急剧增加。复杂的电路不仅会降低车辆的可靠性,增加维修难度,也会增加汽车重量。更重要的是,CAN总线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窗口。”

  陈振华的观点已经得到部分客车用户的认同。北京公交负责技术的王先生对记者说,他们已尝到了使用这一产品的甜头。比如,数据共享、车身布线简化、故障判断和自动恢复功能、高可靠性等。北京公交决定,今后采购的所有车辆都要安装CAN总线。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上海、北京两大客车展上,展出的几乎所有大客车都使用了CAN总线。据了解,CAN总线今年下半年将成为厦门金龙“K”系列大客车的标配。

  已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的陈振华,正在算另一笔账:去年,我国共销售大中型客车14万辆,以平均每辆车CAN总线单套价格5000元计算,14万辆就是7亿元。如果再加上30多万辆重卡,商用车CAN总线市场的年销售规模可达20多亿元。

责任编辑:吴奇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