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宗:“出行与初心”很多技术磨灭了我们追求技术未来的初心
2019-10-28 09:08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驱动下,全球出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5G、大数据、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在重塑我们未来出行方式。在以电动化为根基,以绿色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特征的跨界融合浪潮中,汽车产业已成为这场变革的战略中心。
2019年10月25-27日,由浙江省发改委指导,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湖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在浙江德清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会展联动,充分展现全球出行产业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打造全球出行产业未来发展风向标。
以下为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我们单位是一个国际机构,总部在华盛顿,全球大概有1000名员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为“出行与初心”。
首先我们都知道未来有不确定性,所以什么是分析未来最好的方法。这是我们最早可以看到的对未来的畅想。这是1927年一个默剧电影,探讨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到,中世纪的时候,也会探讨未来的交通科技是什么——第五轮技术,当然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他就希望让大家更好的停车,所以除了四个轮子以外加一个轮子,叫第五轮,所以看过去的人们是怎么看待未来交通的。这是最近的,我选了相对比较符合我们理念的未来交通的畅想,来自于福特汽车,整体畅想里面很重要的一点,畅想了非常多的模式,并不是只有小汽车一种,也代表了未来出行的一种形式。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今天探讨的是未来出行,出行和交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就是我刚才看的,交通只是机动化出行,而出行意味着有更多的模式出现。
首先看现在最火热的无人驾驶技术。这里列了一些无人驾驶比较重要的里程碑。比如1939年就开始探讨无人驾驶了,从当时的世博会开始。近期无人驾驶特别火热,是由2009年谷歌投资了waymo公司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开始,近几年无人驾驶的公司越来越多、越来越火热。而影响自动驾驶的一些内容,包括技术、法规、消费者的承受度、经济可负担情况,这是四个最重要的无人驾驶能够推广的很重要的理念。
上个月waymo开放了一个月的数据,waymo大体上路侧标签里四个东西:车辆、自行车、行人、交通标志。所以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路口,是使用自己研发的激光雷达,以及全车身大概4—5个摄像头进行识别。所以今天的waymo,通过大量的路侧数据,分这些场景,分时中心、白天、夜晚,以及开始进入了一些特殊的情景。比如说在雨天里面要识别行人,黑夜里面要识别自行车,在路段封闭施工的情况下要有及时的反馈反应,以及多样恶劣的天气。哪怕摄像头有些影响,同样能够分析出来足够的交通标志。所以可以看到,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进入到相对来说极端恶劣的情景里面。
为什么这么多公司大量在投资无人驾驶呢?无人驾驶到底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这里面有两个主要介绍它的好处的来源,一个是刹车波。大家知道,想告诉你,没有任何交通拥堵的条件下,一样会出现拥堵,为什么?一旦人产生刹车之后,这个刹车波形会无限放大,产生拥堵。前面轻踩刹车,后面的人会踩更重的刹车,会产生高度的拥堵。无人驾驶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没错,因为可以判断前车刹车的量,采取更适应的策略。另外一个是MIT所做的分析,为什么今天要推自动驾驶,是他认为自动驾驶可以大量的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以前路口通行的时候要看红绿灯,他认为无人驾驶之后所有的车联系之后可以通过这个路口。MIT团队里面所做的分析最大的Bug是路口没有自行车和人,这是无人驾驶很大的瓶颈。无人驾驶不仅仅是技术,对整个交通行为产生了影响,也会产生交通发展,这是丰田推出的,只是说车无人驾驶不需要方向盘的时候,只生产车辆底盘,车辆空间从以前的交通空间成为更多的空间,可以成为你的办公室,可以成为你的卧室,可以成为你的厨房,所以你买他一个底盘,搞不好可以送你三个不同的车辆空间。意思是告诉大家,技术会开始改变你的生活方式,你以前可能只能在家里玩电脑、做饭,慢慢会变成在车辆上使用这些东西,这个反过来会产生更多的交通拥堵问题,你有更多的时间在路上,炒菜都在路上干了的时候,你知道交通拥堵会有多严重了,这意味着今天在看技术的时候,其实技术本身并不决定它能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是在于大家如何看待跟使用技术问题。
但是无人驾驶在今年碰到了一些比较大的挫折,这个是《经济学人》上周刚发布的报告,整体上2019年大家对无人驾驶的悲观情绪开始蔓延。首先,2018年底waymo在凤凰城推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相对来说是失败的。2019年waymo在全球路测的里程数大概上亿英里,相当于所有无人驾驶公司加起来路测还不到它一半,发现他无法真正AI解决边缘事件的东西,他已经开始承认车辆无法像类人类一样解决边缘事件。什么叫边缘事件?如果看过《中国机长》就知道,有些事件从来没有发生过、历史上没有模拟过,玻璃破了,把人吸出去的时候,你如何采取合理的策略?这是AI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的事过去经历过,能够更好的分析,如果完全没有经历的情景会产生很大的问题,所以这是对边缘计算非常大的挑战。
因为这两点,摩根大同把waymo的整体估值削减了40%,仍然有1千多亿美金。2019年的时候福特公司也认为我们产业界高估了无人驾驶技术,2015年的时候,特斯拉马斯克先生就说,2017年要推出没有方向盘的无人驾驶车辆,今天并没有实现。包括特斯拉宣布今年推出无人驾驶小汽车,快到年底了,目前看也没有出现。整体来看,大家对无人驾驶的悲观情绪开始蔓延。
同时大家可以看到,无人驾驶到底对整个城市会产生哪些影响,这是ITF国际交通论坛,就是在OECD经合组织的一个国际智库所分析的,在欧洲一个中等城市里斯本进行了4级无人驾驶跟共享出行结合的分析之后,会发现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影响大家今天要关注。就是说当无人驾驶跟共享出行结合以后,会有80%—90%的人不再需要购买无人小汽车了。这里面有两种影响,今天我们产业界是不是把北京500万小汽车拿回来做500万无人驾驶小汽车呢?另外一个,现在停车位不够,需要更多的停车位,当无人驾驶和共享汽车结合起来的时候有70%、80%的人不需要小汽车停在那儿的时候,是不是需要这么多路侧停车位?这都是技术对整体的环境和城市产生的影响。
当然除了无人驾驶之外还有其他有趣的技术。比如停车,边开车边扫两侧街道看有哪些停车位可以上传到云端。比如大数据的车险,通过跟踪行为分析出车祸的可能性。以及现在快速充电。美国国家目标,2028年,15分钟充电跟15分钟的燃油车进行竞争,以及最火热的出行即服务,这都是除了无人驾驶以外实际上正在发生的内容。
第二阶段,除了技术以外还有其他东西会出现在未来。特别有趣的就是, IHG、希尔顿大型酒店,通过了一个世纪发展,60几年、90几年、40几年发展,终于有了60几万个房间,64万个房间,53万个房间。通过快一个世纪,突然出现这个东西,Airbnb。4年时间超过所有的传统酒店业所能提供的数量。还有另外一个,虽然Airbnb用共享经济分享你的房间,还有更猛的沙发客。家里有沙发可以把沙发共享出来,沙发客用9年时间提供2500套房间供大家选择。共享经济一旦出现的时候,它的速度以及影响力有多快。共享经济来源于我们单位的董事Robin Chase写的一本书,她一个经济学家。她创造了共享经济之后,希望把闲置的资源周转起来,最终为了实现她的经济学理论而创办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司ZIPCAR,也是这个行业的鼻祖,人类经济领域里面闲置资源提高利用率。全中国,我们汽车行驶时间只占一天10%不到,北京6%—8%的时间是在动的,90%以上的时间是停的,所以汽车是这个行业里面最闲置的一项资源,所以特别容易跟共享经济相结合。这是POPULUS对全球所有的初创行业进行分析,大概百分之五六十的初创的汽车公司集中在共享里面,共享出行领域Uber、Lyft市场占有率非常快,两三年、四五年能占到市场的30%或者40%以上,所以可以看到共享经济在市场上的培育也是非常快的。
这个事情同样发生在中国。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线,最远的线是淘宝,大概150几个月能达到140万单的单量,中间两根线是饿了么和美团,七八十个月,下面的黑线是京东,七八十个月,到了一天2000万单的数目。共享经济跟交通相结合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滴滴只用了大概50个月就到了单日单量的2000万单,摩拜自行车跟共享经济相结合,只用了11个月就到达了2000万单的单量。可见共享经济尽管在技术上并不那么大的革命,但是本身这种经济模式、使用模式对未来产生的不确定性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所以结合共享经济大家就可以看一下。在美国,对2030年来说,综上所述,他认为全美95%的出行会被以共享经济为导向的电动化+无人化的交通所取代,所以在整个产业链的分配里面,蓝颜色今天最大的饼是给汽车制造商所分走的利润,未来可能平台是更大的分配利润,利润在汽车产业链重新分配。大家可以看《Rethink》这本书,意味着未来的出行并不是割裂的,自动化是自动化,共享是共享,电动化是电动化。所有的趋势想告诉大家,未来的小汽车既是电动的、也是共享的,同时应该是采用更多的自动化技术所形成的一种模式。这就成为了奥迪、奔驰这些公司对未来的畅想。
为什么今天这个题目叫“出行与初心”呢?讲了很多时髦的内容之后我们会发现,技术本身是有陷阱的。想告诉你什么呢?这是美国非常著名的照片,二楼是一个健身房,大家去二楼是健身、去跑步,但是竟然从一楼到二楼给他提供了一个电梯。尽管去二楼跑步健身,你为了推销你的电梯技术非要给他提供一个电梯。这个时候就要思考,人的初心,我需要电梯或者我需要这些技术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可以看一下,我们回过头来,很多技术磨灭了我们追求技术未来的初心。这里面可以给大家看一下,这是纽约交通局所发布的,过去20年纽约在做的事情。我想告诉大家,这里面每一根线都是纽约的自行车专用道系统,所以纽约过去20年持续不断的做的事情,就是提高他自行车的分担率,这是我们出行的一部分。
放两个很有意思的video。左边是英国伦敦的金融城,右边是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告诉大家现在世界上有两种通的价值观出面,左边的伦敦交通局拍来下来告诉大家自行车也会拥堵的,包括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系统,我们所有追求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初心的思考呢?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197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那个时候的人们也希望追求更好的技术,我需要小汽车,可以看当时的阿姆斯特丹一点不比今天北京胡同的停车数据好。这是1970年阿姆斯特丹整体的街道情况,他的街道里面最好的空间是留给了小汽车、留给了技术流所代表的主流的产业方向,这是1970年代时候的阿姆斯特丹,是不是比今天的北京更糟糕?我们天安门广场给人,他的广场是给车。从这个基础上面阿姆斯特丹认为,某种技术方向背离了他解决技术交通拥堵的初心。阿姆斯特丹在荷兰1973年的时候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所谓的无车周日,1973年11月份四个礼拜天,全荷兰当时500万人口当时的小汽车是不能动的,动就罚你,大家没办法了,开不了车了,结果只能骑马、坐自行车,突然发现自行车是好东西,如果没有自行车搞不好今天阿姆斯特丹都是骑马出来了。这种公众教育告诉大家,其实你可以离开不必要的奢侈的技术行为生活的,应该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所以这样对公众宣传和教育,告诉大家理解出行的初心是什么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今天阿姆斯特丹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把更多的城市空间留给了人,留给了我们要生活,我们需要有公共交往,需要有公共生活的空间,并不是把所有的空间都留给了小汽车。这个就是最著名的“完整街道项目”,之前的阿姆斯特丹街道跟中国今天的街道是一样的,只有两种功能停车或者行车,今天的阿姆斯特丹街道是有更多的用户在使用更多的功能。这是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广场,1961年技术发展的时候把所有的间都留给小汽车停放,今天留给人,所以以人为本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阿姆斯特丹的变革,原来有非常多的基础设施是为小汽车服务的,同样改变了整体城市发展策略,这些策略的扭转并没有影响阿姆斯特丹今天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同时也是创意产业最好的,经济发展非常好的城市。
今天中国谈未来的时候是不是要跳出汽车行业的圈子,我们要思考更广泛的我们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推动无人驾驶技术。这是2017年在法国的香榭里舍大街举办的无车周日的活动,他从浪漫公众宣传开始,他沿着塞纳河推出沙滩节的活动,把塞纳河两边的马路封锁了,铺成了沙滩,这个项目当年只有两个月,今天延长到了3个月。这个项目帮助法国政府教育了跟整个公众有非常好的交互,我们交通追求的是什么,城市追求的是什么?最终帮助巴黎选举委员会2017年3月份靠投票,很多人都有小汽车,但是他同样投票支持了对塞纳河右岸3.3公里的道路进行永远的去小汽车化的改造,这个东西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谈技术之外是不是回归到我们的初心思考未来是什么样的。
最后一部分看一下探索未来,谷歌投资了waymo之后兴起了自动驾驶的热潮之后,这是一个最新的机构,也是谷歌在投资的,他在谈智慧城市,叫Sidewalk,在多伦多已经拿了一块地做了Sidewalk城市打造的实验,如果看待未来城市,今天很有意思的对比,今天在谷歌的项目所在地多伦多里面,54%的人是使用小汽车出行的,今天不是这样的。
这是谷歌对未来交通的想法,所有探讨的是包括行人、骑行车、公共交通乘客、公交司机在内的所有人如何来面向未来看待城市交通系统,甚至他所有的红绿灯通过人脸识别,看到老人的步伐速度来实时调整他的红绿灯,会把他的街道,如果无人驾驶提高了街道效率之后,他会把空间回归给人,大家可以在街道有生活,可以更好的喝咖啡。所有这些,今天其实只是一个设问句,未来我相信掌握在在座各位的手上,只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我们追求的中心是什么。
责任编辑:赵雨诗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