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何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王道
近日,黑车话题再度被媒体推向风口浪尖,讨伐黑车的声音此起彼伏。更有某地政府领导给当地交通局负责人下了限期军令状,如不能按期解决黑车问题就要端掉整个交通局。我们不禁为这位交通局长捏一把汗,因为黑车作为一个历史现象遍布华夏大地,由来已久,且日益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短时间靠行政手段解决黑车问题,难上加难……也许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和产品,对黑车加以规范引导,对传统客运企业加以赋能,彻底从供给侧提供创新型和更加贴合市场需求的服务,引导公众选择合法出行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黑车问题。
黑车的危害显而易见
1、安全隐患大:黑车司机因未进行正规注册,只要未被交警抓现行,就无法受到法律监管;为最大化获得收益,他们严重超载超员,甚至超速,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最为可恶的是,黑车司机为了缩减成本大多选用低价车或者二手车,超出营运车辆规定的行驶里程和年限,车辆长期缺乏检修及保养;且无法购买营运车辆正规保险,如遇乘客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甚至死亡,并不能取得合法赔付。另外,黑车从业人员构成复杂,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及公益之心淡薄,因琐事对乘客无礼甚至动武大有人在。
2、价格不规范,扰乱市场秩序:黑车司机在车少客多的地段或时间段,漫天要价,恶意宰客,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尽管乘客苦不堪言,但在供需不平衡的当下,只能隐忍选择黑车。
3、影响交通出行秩序:大部分黑车司机均存在不良驾驶行为及习惯,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随意掉头或并线、开斗气车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交通出行秩序,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黑车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有着供需不平衡的土壤
其实,针对以上问题,不管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客运企业,甚至是广大民众,都是深恶痛绝的,但是黑车却越打越多。黑车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有着供需不平衡的土壤。
广大民众固然期待有着美好体验的、合法的、安全的出行方式,可是我们供给侧现状是怎样的呢?
在互联网约车模式出现之前,传统出租车运力不足,“打车打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传统出租车服务意识差,挑肥拣瘦现象频生,经常以交接班为由拒载;而黑车通常聚集在小区门口、地铁站出口、客运站或火车站出口等地,价格给到位即可随叫随走,节省时间。
传统三段式出行方式为“出发地→客运场站、客运场站→客运场站、客运场站→目的地”,出行周期较长、体验性差。但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随约随走”的出行服务已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这些都为黑车创造了可乘之机。
所以,无论怎样,黑车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弥补了合法营运车辆运力不足的空缺;弥补了偏远地区公交系统不发达的空缺;弥补了节假日、上下班、夜生活高峰时段运力紧张的空缺。这,就是黑车长期存在的土壤所在——因长期的供需矛盾存在而产生。形成不是偶然而至,治理也不是一朝一夕,若想整治客运市场乱象,需疏导各种出行方式的竞争矛盾,引导客运市场健康发展。
客运企业正积极尝试升级转型
在闽南地区,漳州长运集团开发的“闽南快运”曾经拥有近二百台豪华巴士、年营业额2亿元、利润3000万元、5条线路实载率皆高达75%以上,辉煌时期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然而最近几年,其相继受到高铁、私家车、黑车等其他出行方式的冲击,业绩下滑,直至2017年底,禁不住连年亏损退市倒闭。2018年,漳州长运集团痛定思痛决心改革,依托互联网出行平台帮邦行开展定制客运服务转型探索,陆续投放了大量7座和5座商务车提供门到门接送服务,极大地便利了当地乘客的出行。最近一阶段,在云霄-漳州、漳浦-厦门、龙海-厦门、漳州-厦门机场专线、漳州港-漳州等线路上已基本覆盖这种网约定制服务,几乎看不到大客车和黑车,出行市场秩序井然。乘客均反馈更喜欢这种门到门的定制服务:不用受黑车司机的气了,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不用从家里到客运站去买票乘车了,乘车舒适度也极大地提高了……
这种客运企业与互联网出行平台合作的模式,似乎已经在全国扩散开来,且收效显著。这是客运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变化的乘客需求所谋求的新出路、新模式、新机制。客运企业依托自身多年的安全生产运营经验,融入互联网平台的新技术,拓宽发展渠道、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信息管理的透明化、为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支撑。如此,互联网平台负责线上服务,为客运企业提供一段式出行所需的“车”“客”匹配信息及合理调度服务;客运企业负责线下运营,充分挖掘自身线路及品牌优势;双方的优势互补可以形成强大的发展势能,分工合理,优势突出,正可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既保障了出行安全,又弥补了传统客运企业无法快速实现和满足乘客多样化出行需求的弊端。对客运企业来说,积极拥抱互联网平台,在其助力下从整体出行链的角度为旅客创造更大的价值、收复流失的客源、转型升级,重新深度参与新格局下的公平竞争,也许是当前阶段的上上策。
黑车话题正盛,但黑车早早晚晚将退出历史舞台。客运服务全面转型升级之日,也许就是黑车消失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