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甘肃]村村通工程打通农村致富路公交一体化架起城乡连心桥

2007-01-19 09:37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甘肃省公路运输管理局 代献杰

    通讯员代献杰报道:2003年8月3日,环县吴城子乡,我省第一批村村试点工程正式启动。这一天,吴城子乡汽车站彩旗飘飘,一辆辆“乡村巴士”开进车站。一位83岁的老人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抚摸着汽车,喜悦的泪水从他沧桑的脸上落下,“这一天,我们可盼了几十年了”,“我种的瓜果再也不会烂在地里了”,老大爷笑得合不拢嘴,“孩子们到镇上上学,这下可安全了”……

    2006年7月30日,定西鲁家沟镇,一把巨大的“金钥匙”从定西市委书记石晶手中交到一位农村客车经营者手中。这一天,全省农村15条农村客运示范班线全面开通,一项标志着全省运输新农村建设的惠民工程在这里全面启动。而此中却交织了全省道路运输行业上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地方农民群众的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和付出,蕴含了政府和道路运输行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良苦用心和农民群众的热切期望……

    三年前,广大的甘肃农村百姓饱受大山阻隔和交通运输不便的煎熬,农村“人行走栈道,货运靠畜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喂饱毛驴拉鞭杆、鸡叫出门半夜还”交通现状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久久的“瓶颈”。车不通,大量的山货运不出去,路不通,许多老百姓难进城;交通不便,客商们望路兴叹,拂袖而去,丰富的矿藏得不到开发,名贵的中药材得不到利用,新鲜的农产品运输难而腐烂……道路运输的不便,给农村人造成长期痛苦的折磨,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年后,甘肃广大农村通上了柏油路,坐上了城乡一体化公交车,农村经济不再因运输而犯难。往日天堑变通途,毛驴车摇身变“驴的”,这是景泰县龙湾村发生的真实变化。自从全省积极实施农村运输网络建设以来,该村依托农村客运,挖掘黄河石林旅游资源,不仅解决了瓜果蔬菜、红辣椒、花椒运输难的问题,还“栽起‘客运站’梧桐树,招来‘旅游’金凤凰”……像龙湾村一样,酒泉、定西、陇南等地的大部分农村到在农村运输网络发展前提下,悄然兴起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层变革,农村经济若脱缰之马飞速前进。

    自2003年以来,我省按照国家建设小康社会、优先发展农村运输的政策,先后分三批在11个市州的21个县(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展开全省农村运输网络试点工作。

    截止目前,全省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11个市(州)20个县共建成农村乡镇汽车站550个,行政村停靠站2100个,乡镇汽车站和行政村停靠点在全省大部地区遍地开花。

    期间,省运管局根据省交通厅“两个网络”建设的要求,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乡镇建立等级客运站,在行政村建立停靠站,在自然村建立停靠点,建成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点和发散点;将站点建设与乡村农贸集市相结合,形成了“以站带市、以市养站,以市兴运、以运兴市”的农村运输站点合理布局,并通过开通全省统一规划、统一式样、统一标志的农村客运班车,建成了与干线相接、长短配套,辐射城乡的严密农村运输服务网络;加快和规范了农村专营公司建设,探索出了规范化、规模化、公司化经营的农村运输组织方式,形成串村运输,农村公交化运输,集市运输,农村夜宿班车运输,隔日班、周班运输等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合理设立运管站,委派运政特派员,加强对农村运输市场的培育与监管,彻底杜绝了拖拉机、农用车、货车从事客运的现象,确保农村运输的有序与安全。

    同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制定和出台各项发展农村运输的支农惠农政策,使全省农村运输经营者从最初的“保本经营”走向了“略有盈余”,农村运输建设、管理、经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运输专业经营业户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了“载货一辆吨、价格五六万、一票通程”的农村运输初衷。

    如今,一辆辆农村客运班车正驰骋在陇原大地上,人归点,车进站,农民群众“出行难”和“运货难”的历史改写了。“村村通”连接县乡、乡乡、村村,增进了城乡交流,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无穷的动力;“村村通”带来密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为城乡经济发展搭起了致富“金桥”。吴城子乡景渠村支部书记周文明说:“过去不通车,山货换不成钱,老百姓穷啊,如今路铺了,乡站建立了,班车通了,我们村一下了增加了十多个养鸡、养猪大户,二十多家杏产品、葵花加工厂,生意搞的红红火火,从今往后,咱们村这弊死牛的绰号得好好改改了。”吴城子乡曹李川是有名的“花椒村”,以前不通车,花椒卖不出去,村里的花椒大王德银说:“通了车以后,我种的100多棵花椒树收入了翻了几番,我又收购了其他人的花椒,今年我的收入上万元,全村都变成花椒基地了。”吴城子乡长周复明兴奋的说:“村站、乡站不但方便了农民乘车,而且还带动乡村集市贸易的活跃,解决了农民交易难的问题”。

    实践证明,只有紧紧依靠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才能组织交通、土地规划、财政、建设、税务等部门,协调解决好农村运输站场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等关键性问题;只有发动农民群众参与,才能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步伐;只有坚持统一建设标准、统筹规划实施,才能确保农村客运站建设进度与质量;只有坚持重组整合、改造经营主体,才能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只有坚持城乡客运一体化经营,才能推动农村客运发展;只有制定优惠政策,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才能实现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只有做到突破常规,因势利导,多予少取,才能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建立起“农村班线开得起,农民群众坐得起,经营者跑得起”的长效机制。

    为此,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积极汲取过去几年农村运输网络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响应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号召,将农村运输网络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加强农村运输发展规划,在全省掀起一股 “建设1000个乡镇汽车站、10000个行政村停靠站、发展1000条农村客运班线、10000个农村客运班次,农村客运市场新增1000辆中型客车、1000辆普通客车”的热潮。同时,加强了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协调力度,加快了农村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并通过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培育农村运输市场,通过发挥道路运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拉动力,调动全行业力量打破城市公交与道路运输的界限、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过调动农民群众在道路运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实现农村、农民、农业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做着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Online Team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